乡村振兴让阿合西村跑出加速度
伊犁新闻网讯(记者孙伟霞)乡村振兴的抓手是什么?2月10日,记者采访时,马东伟一语道破:“村企合作,村村合作,多种经营,共同致富。”2019年,新源县别斯托别乡阿合西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企业+致富带头人+农户”经营模式,带领村民快步向乡村振兴迈进。
阿合西村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多地少,如何使有限的2000多亩耕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阿合西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新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马东伟驻村伊始便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同时面向社会征集致富点子。
“致富点子一经采纳便兑现1000元。群众很踊跃,可征集来的点子几乎没有可行性。”马东伟介绍,“工作队驻村后,引导村民种树莓、养牛羊、发展庭院经济,后来决定以发展树下经济为主。”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商量后,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引导村民利用本村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黑木耳的优势,在100亩果园发展树下经济,种植黑木耳。同时,乡政府还为阿合西村借款80万元用于发展特色种植。
黑木耳一年可采摘两茬,不仅解决了阿合西村村民的增收问题,还解决了邻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目前,阿合西村已与邻村阿什勒布拉克村达成协议,由阿什勒布拉克村村民负责采摘,实现就近就业脱贫。
“阿什勒布拉克村少数民族村民较多,主要以畜牧养殖业为主,这次与汉族人口占100%的阿合西村联合,双方取长补短,一方负责种植,一方负责劳务输出,实现共同致富。”阿什勒布拉克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建军表示。
“不久的将来,形成规模种植的黑木耳有望成为阿合西村甚至全县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有效载体。阿合西村计划设立黑木耳研究培训创业示范基地,生产绿色食品,增加产品附加值。”马东伟对发展信心满满。
2019-02-16,为了让黑木耳种植形成产业链,同时发展多种经营,由阿合西村致富带头人高冬冬任法定代表人的新源县鑫淼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将蜜蜂、禽、畜、水产品养殖销售,食用菌、中药材、农副产品及各类其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销售,化肥、种子、农药、农用机械、建筑材料销售,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餐饮住宿、园林绿化、园林技术服务纳入经营范围,实现以党建为引领的多种经营方式。
公司成立后,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有了支撑点。阿合西村耕地较少,但村民承包周边村土地使耕种面积达2.8万亩。以往,村民要提前购买玉米种子,不仅占用生产资金,而且存储运输不方便。“村里有了鑫淼公司后,农民就像吃了定心丸,啥时需要种子啥时去买,不用到县上买了。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不仅群众得实惠,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买一公斤种子还送2元钱的化肥,太划算了。”承包了300亩地的村民赵川林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照每亩地使用2.5公斤种子计算,300亩地共需750公斤种子,光这一项就节约了1500元的化肥。
“别看这个小菜园现在光秃秃的,明年夏天,你再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2月10日,马东伟指着村委会后的一片空地说,这里有7.3亩村集体机动地,准备开春种蔬菜,修整为菜园,吸引城里人前来采摘,带动观光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张东
网友评论